党建动态

李媛媛:大国崛起的文化逻辑

作者:党支部  最后更新时间:2019-12-23  发布者:ysdzb  来源:湘西雅思初中部  点击量:24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形成了主旨鲜明、逻辑严密、意蕴深远、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从七个方面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架构和核心要义,对于深入理解、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提供了理论阐释。

 

  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从“五位一体”到“四个自信”,彰显了文化不仅仅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相并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组成部分,而是作为当代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的精神性、统领性力量。这一理解,是将文化自信置于中国大国崛起过程中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作为贯穿中华民族自信的精神主线和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价值基座,作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根基性、总体性的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

  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迫切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领社会思潮、稳定社会秩序、强化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共识,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化为推动当代中国“文明型崛起”提供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崛起,同时更是作为一个文明体的复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表达,文化自信既是中国文化传承创新的思想保障,也是在世界文明交往中保持定力的价值基准,更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精神支撑,它需要当代中国人接续文化立国的传统,以文明的自我更新来推动民族复兴和世界文明秩序、政治秩序的重建,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历史逻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近代以来,中国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了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危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传统及中国实践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以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方式解决了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既实现了快速发展,又保持了自身文化独立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因此,从历史的维度、文明的高度、现实的角度来审视今天的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和解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融会贯通,是推动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工作主线: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在党的事业中居于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位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不能悬置化、空泛化、虚无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一方面,应树立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建立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上是政治安全,但不能用简单的政治化的方式去解决。最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话语体系、传播方式的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推广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是建立在民众自愿认同、自觉接受的基础上。人心即阵地,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民心工程。

  核心要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以德为核心的价值观历来是中国文化伦理精神的基本立场,是支撑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是规范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行动指南。秉承什么样的价值观关乎世道人心,关乎旗帜道路,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国家昌盛的重要保证。在中国国内,核心价值观是个人、社会、国家所共享的信仰,而这套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则是对家国天下传统的扩展和升华,对内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对外占据道义制高点。这套价值观既立足中国国情,又有独特创造,连通古今,沟通中外,成为中国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资源,是决定国家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返本开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化不仅满足于源远,更要寻求流长。当前,中国与世界处在新的关系之中,中国的现代性转型需要实现“双重超越”,一方面超越古老传统,寻求现代价值转型;另一方面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探索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价值建构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新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在保持中国自身的民族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维护民族凝聚力的前提下,以开放的态度和开阔的视野,在自主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革新,吸取和借鉴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明成果,在革故鼎新、继承发展中建构符合时代和历史要求的文明体系和价值体系。

  实践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其“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外部性。文化产品是否能赢得人心、占领市场,从本质上说在于其中所传递的文化价值、情感要素、思想观念是否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否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高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如果不注重提升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没有高蹈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片面追求规模效益,那么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只能带来落后甚至无效产能,产业只能做大,而无法做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通过有感召力、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市场,才能占领阵地,只有在实现有效传播的基础上,才能传递人文精神、传承经典价值,也才能切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内外兼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要场合“路演中国”,讲述中国故事、提出中国观点、彰显中国智慧,提供了对外宣传的中国范本。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议程设置能力、国际标准的制定能力,以及对国际舆论的主导控制能力,这一切都取决于思想生产和理念贡献能力。要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进行有效对话的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的软实力提升,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向世界阐释中国的大国崛起之道、中国的历史发展之道、中国参与世界治理之道,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