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伟大的五四精神激荡青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一直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形态发生变化,但说到底,青年运动的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就是为民族复兴而奋斗,这是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总纲、是统领,其他价值理念与之相伴相生。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是否有力有效,是否能够真正形成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磅礴伟力,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科学的组织动员、良好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对当代青年提出六点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些要求是一以贯之的,既体现了执政党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也为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青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有着无限的可塑性。如果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年成长,他们通过努力奋斗能够基本实现预期目标,那么,青年就会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反之,亦然。习总书记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关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共青团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这些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需要全党、全社会(包括共青团)站在民族复兴、文明赓续的时代高度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青年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而预示社会未来发展的态势。在建构青年成长的社会场景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一切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广大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一个都不能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非但义不容辞,且要冲锋在前。共青团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青年与社会,既要把党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有效传播到广大青年中去,同时要积极整合体制内外资源,当好青年发展事业的推动者、协调者和监督者。
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需要青年英雄的蓬勃力量
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呼唤新时代中国青年建功立业。五四时期李大钊先生曾热烈寄语青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亲历五四运动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经这样评价道:“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他们伟大的英雄主义拯救了他们,他们应该成功。祝愿中国成功!”
中国是一个从来就不乏英雄的国度。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爱国方式、奋斗方式和造就英雄的方式。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是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三峰叠加的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种文明形态交错压缩在同一时空,青年的原子化、多元化、个性化取向愈加明显。我们正在迈向一个强调个人成就的现代社会。但是,100年来,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丝毫没有改变,这就是个人成长发展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大命运交融在一起,担当起更多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才能做出更大成就,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的理想主义、伟大的英雄主义,需要广大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这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时代,就看你做出哪种选择。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五四青年的传统,也应成为当代有志青年的行事遵循。
“强国一代有我在”,当代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唯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五四前辈。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本质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