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保证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自古以来,安全问题就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家国内忧外患,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对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积极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保证国家安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安全,必须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筹划,必须以安全治理作为基本路径来维护和保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在治理实践上,就是推进国家安全总体治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是安全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统筹治理,创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系统格局。
我国国家安全治理,是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安全治理实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的安全治理方略。我国国家安全治理,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治理体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安全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安全治理能力依托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的效能依赖安全治理的效能,安全治理造就的良好环境提供国家治理顺利展开的条件。
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与安全治理体系相互强化。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是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实践运行。安全制度体系为本,安全治理体系为用。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就是建设安全治理体系,发展安全治理体系也能促进安全制度体系。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和安全挑战的系统回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国家安全命题的理论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改革开放以后,党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我国国家安全大局稳定。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国家安全问题,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指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求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指出“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指明维护国家安全的宗旨所在,明确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强调“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全党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落实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为新时代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石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塑造总体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我们就一定能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越过激流险阻,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